明崇祯三年(1630年)北上增援的孔有德部在山东吴桥遇雨部队给养不足。有一位士兵偷了山东望族王象春(东林党人)家仆的一只鸡,士兵被“穿箭游营”(古代军队的一种刑罚,即打军棍后拿箭穿耳朵游街)士兵激愤群起攻杀家仆。本来部队与山东当地就已经闹的不可开交了,当地府衙已经关闭百姓罢市对抗孔有德部。这件事作为导火索孔部哗变在山东攻城略地。
明朝统治集团己集体腐败公权彻底沦为交易商品为害祸害人民己丧失了统治的合法性。
明朝后期明朝贪官集团己经完全控制了政治皇帝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把控国政的权力。嘉靖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整个班子就只管个内阁首辅,皇宫之外的江山是什么样子他就不知道了他也不想知道,只要不威胁到他的帝位任由官员们玩弄权力,万历皇帝也广疲于于管理腐化透顶的明朝官场生态也一头扎进深宫整整二十年连大门都不出一步。所以整个明朝官员生态彻底地腐化,腐败程度也越来越深直至到了卖官买官有权必贪的地步,而人民的血汗也被贪官们压榨得一干二净灾难越来越深重。文武百官们只忙着争权夺利巧取豪夺还有谁费心去为苍生作主还有谁去用心治理天下还有谁肯尽心尽力去搞戌边御敌做国防呢?文武百万的追求就是权力与金钱他们心中压根儿就没有什么朝廷社稷苍生黎民百姓。大明朝到了这个时候狰狞的面孔己无异于一个魔鬼已变成了专吸人民鲜血的恶魔。大明朝政治生态的腐败表明它已成为了官员权力谋私的保护伞,它注定会丧失作为一个所需要的能力所以与后金作战时军中基本已没有可用之将难免会屡战屡败。
军队腐败严重兵心丧尽。
明朝军队的数量和武器都有压倒性的优势兵强马壮。而后金的装备虽落后但政治清明军队有很强的凝聚力指挥得当士气较高。由于政治腐败明军的前线指挥官都很无能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这些官员除了争权夺利厉害外都一无所长。由于朝中无将祟祯皇帝被迫起用文官袁祟焕挂帅,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的作战方案但仍然被争权夺利的人搅黄。袁无法只好硬打但当袁取得一些战绩时祟祯又被谗言和离间计所惑较后又自毁长城把袁祟焕给杀了。有帅才的袁也免不了成为腐败明王朝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何况其他人。那时明军虽有大炮和火铳但从没赢过一场大仗袁在时略有起色袁死后尽数被清军缴获。由于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下层官兵也没有几个人肯为这样的政权去卖命。说得不客气点士兵想卖命都无法卖个“好价钱”。所以兵心丧尽失败是必然的。
李自成起义军牵制了明军的一部分主力同时也加速了明王朝国力的崩溃。
明朝两线作战明王朝的腐败无道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为了镇压南线李自成义军大大加深了社会矛盾和国力的衰败同时也消耗掉明王朝的大部分军力财力李自成义军的所向披靡表明了天下的彻底离心。李自成义军的壮大完全是因为明王朝的极端腐朽。人民抛弃了一个政权是因这个政权己经极端的腐朽!历“人民之恨”终结一个又一个封建的朝代但是也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发生着。“人民之恨”如惊天之雷如洪荒之流但统治者集团却仗着有军队的保护而继续忽视人民的呼声继续地恣意妄为伤天害理。腐败集团特权阶层对下层百姓极端的厚颜无耻的剥夺极限地压缩了人民的生存空间迫使天下民心和军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腐败一旦形成了一种权力社会的潜意识那么腐败就无处不再而军队也不会得到幸免。由于军队的环境比较封闭如果腐败那么腐败的程度黑暗的程度会更加的严重。明末军队的腐败程度甚至比明未社会的权力腐败更加严重。腐败者不把人民的一切都剥夺得干干净净它是不罢休的,那怕人民的血汗流尽了,眼泪流干了,只剩下无穷无尽的愤怒和怨恨了,腐败集团也会完全置之不理,而且对受伤害的人民也不会有丝毫的怜悯和愧疚。明未军队下层官兵所受到的腐败危害并不比百姓轻。在腐败集团的心目中,邪恶往往比正义更加的实惠。所以邪压了正的极端社会促使了“人民之恨”迅速地变成了上天的咆哮,进而变成了神灵的震怒直至揭杆而起。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与明朝的下层官兵都属于明朝腐败统治的受害者,那么当他们在战场上相遇时,明军下层官兵还有什么理由对农民义军兄弟赶尽杀绝呢?他们不是敌人,他们都意识到腐朽的明未王朝才是他们真正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人民之恨”。丧尽尊严受尽委屈使他们不再惧怕统治集团的死亡威胁。所以作为腐朽势力保护者角色的明末军队不论战清军战义军都会输,不是输在武力上而是输在人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