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的表现有哪些?电影《我杀了我妈妈》变现了孩子怎样的心理?现在学生的青春期,是父母较难过的阶段,下面伊顿教育小编就来和大家详细了解青春期的孩子!
1:叛逆期表现为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与自己的价值观,认为长辈的观点都过时。自己主观。
2: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提升,并勇敢去尝试。哪怕是一件错的事情。
3:喜欢自由,不喜欢被约束。
4:梦想开始逐渐形成,甚至有些幻想。
其实每个人的叛逆期,表现都不是完全一样的。在我以往的言论里从来没有说过“完全”或者“”,这类量词。以上四点仅代表大部分的青春期叛逆。
《我杀了我妈妈》——叛逆期的孩子和母亲的故事
电影《我杀了我妈妈》出自19岁的鬼才导演 Xavier Dolan(哈维尔 · 多兰)
电影讲述了16岁的同性恋男孩和妈妈之间的关系。本年的男主和导演都是19岁的Xavier Dolan。
不幸的童年,让16岁的小男孩贝尔早早就和母亲单独生活在一起,和的孩子一样,16岁的贝尔迎来了青春叛逆期。
他渐渐发现,自己和母亲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彼此之间越来越难以理解,他们不在像从前那样无话不说,两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处在叛逆期的他多次在脑中嘶吼,他显得暴躁,愤怒,心里甚至诅咒对方死去。
电影通过描写16岁叛逆期的男孩,反映大部分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矛盾,那时候的父母在我们眼中是那种“只顾着自己,毁了我的生活”的人。
电影中,青春期的孩子遇上了更年期的母亲,两个暴躁的人碰撞在了一起。那时候的我们,心里有喜欢的男孩或者女孩,有那种在父母眼中奇葩的爱好,有喜欢的明星和想要去听的演唱会。但是这些东西,妈妈不理解,妈妈不喜欢。矛盾总是源于一瞬间。
我们互相争吵,甚至于怒视对方,在心里咒骂对方,较恨的时候甚至希望对方去死。却又会在冷清的深夜,请求对方的原谅。
电影让人感触很深,贝尔面对的问题,是我们每一个父母都会面对的问题,我们是否了解孩子的内心。
如今的我,在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的青春,想起我的爸爸和妈妈,哭了很久很久,我用手握着自己的嘴,那哭声感觉很诡异,有点像在咯咯咯的笑,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想压抑什么。
较后奉上电影中经典的台词:
“我是爱你的,虽然有时候我不是很听你的话”。
如果今天我死了,你会怎么办? ——那我明天也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