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发明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在清朝中后期印刷业在江南地区的发达,明清时期的小说出版物颇多这是很多人都了解的。在《桃花扇》中所描写的书店里小说被摆在书店的店头。除了读书人看小说商人和闺中妇女也读小说,这不禁使人发问这么多小说从哪里印刷而来?明清时期中国有两大出版地一是江南地区一是福建建阳地区。从明代中后期开始江南出版印刷业便蓬勃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当时的印刷技术革新问题。明代实行雕版的分工印刷大部头书籍成为可能出版费用也有所下降。在这里要先说明一个背景即雕版印刷在活字印刷术出现后仍是很多出版物印刷时被使用的主要技术。尽管宋代时已出现活字印刷术但因为汉字不比英文字母,英文字母仅有26个而汉字的活字印刷排版需要一位识字率较高的学徒才能完成排版。而之前的雕版印刷并不要求从事印刷的人有很高的识字水平,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印刷的工匠可以根据字的形状雕刻刻版所以雕版印刷技术仍然成为印刷时常使用的技术。明代时雕版技术的改革便成为刺激江南出版业发展的背景之一。
二是江南周围有盛产纸和墨的地区新安商人又将这些东西贩卖到江南。当时书籍用纸的产地有永丰(江西)常山()顺昌(福建)等。这些地区都临近江南地区产墨的安徽也临近江南地区。另外盛产木材的徽州又世代存有木雕技术江南及邻近地区刻工又多可以提供江南诸多木雕雕版。新安商人的活动范围广善于经商懂得将这些东西运输贩卖至江南地区。
三是当时江南的书籍需求量大这刺激了当地的出版印刷行业的发展。当时江南地区读书风气盛行又是多出进士之地。很多读书人习惯买书藏书。除了读书人很多商人也识字也会买书。有些有才华的闺中妇女也会看书写戏剧作品。
四是当时的书价较为便宜。日本学者大木康认为因为技术革新和书籍需求量高当时的书价呈下降趋势。他估计明末书籍的平均价格应该要更为低廉且有能力购买者应更为普遍。
上述种种原因推动明代中后期以后的江南成为中国两大出版印刷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