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全军覆没折损四十余万从此一蹶不振逐渐被强秦步步蝉食直至灭亡。而赵武灵王打下的一点家底也是秦赵之战中被子孙敗了个精光。那么秦赵之战只是简单的胡服骑射败给了虎狼之师吗?胡服骑射是赵武灵王观察游牧民族的作战风格以快准为基础坚持改变的方针,把古代的衣服以及作战武器结合起来胡服骑射改革成功军事上效果明显,改革成功第一年直接灭掉赵国,也就在这个时期赵武灵王想通过骑兵快的优势不用经过函谷关从秦国的北方把秦国灭掉。
一、胡服骑射的赵军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奇迹但沙丘宫变之后秦军已经后来居上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打造了中原地区第一支骑兵队伍。北方的匈奴人驰骋草原擅长骑兵突袭来去自如给秦赵燕三国边境都造成不小困扰。赵国率先实现了军队作战方式的改变。中原本无骑兵但在匈奴人的影响下赵国学习匈奴人的骑术军服装备马上兵器等。因为在马上打仗短兵器发挥不了太大作用中原地区的冶炼技术已经足够发达,所以有长度又有韧度的长刀长枪开始出现让马上作战成为现实。所以赵国建立骑兵之后一度傲视群雄。骑兵虽强但不能一味夸大骑兵的作用。战国时期作战的主流模式仍然是以战车为中心步兵为主力骑兵相当于一支特种部队并不是主力部队。赵国胡服骑射虽然提升了不小战力但在大型战役中擅长奇袭的骑兵优势不会很突出。特别是在沙丘宫变之后依靠流氓手段的赵惠文王继任国君对父亲建立的军队体制伤害很大。内乱让赵国的军队建设一度受到严重影响。而这个时候早已完成变法的秦国正在蒸蒸日上。
三、赵国败给秦国不光在军事上综合国力的比拼赵国已经明显处于下风
从长平之战开始一直到赵国灭亡秦赵之间的国力已经有了较大差异。首先秦国早已攻下巴蜀地区把势力范围扩展到天府之国。巴蜀的区的物产丰富耕地充足成为秦国的一个大后方特别是如此重要的粮食产地为前线提供了保障。反观赵国三年的长平之战硬生生拖得军粮告急。其次人口和地盘远不及秦国。古时候打仗不光打军力还要打经济人口士气。经济上秦国改革后奖励耕种的政策大大激发了百姓的积极性的财政和物资储备比赵国要强人口上也出赵国不少,不间断的征战楚国魏国韩国的情况下照样能集结60万大军攻打长平士气就更不用赘述。秦国北据车宛之利南有巴蜀之饶东有潼关之险西无羌胡之忧。赵国虽然不弱却没有能充分利用好外交资源,战争中赵国只身抗秦几乎耗尽国力长平之后已再无力抵抗秦国虎狼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