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年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带领大军南侵宋真宗在寇准等的逼迫下北上亲征,两军会于澶州在宋军的奋勇反击下双方呈胶着状态遂签下《澶渊之盟》。1140年金兵南侵南宋军民奋起反击在顺昌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了金军。岳飞又取得郾城大捷打败了金军的主力先后收复了陕西陕西等城北伐收复失地呼声高涨。出于多种考虑宋高宗秦桧等坚持议和。下面老师就具体来介绍这两个条约。
(1)澶渊之盟在历有其优点
澶渊之盟宋辽兄弟之国绍兴和议为君臣之国。澶渊只是放弃了幽云、绍兴则放弃了整个北方。有人认为在当时的辽与其他交往中辽国自称中国他国也认为辽国即中国。因此辽宋是中国的两个政权。元朝更是将辽宋金都作为“正统中国政权”由此辽宋之间在盟约建立后的百年和平。双方逐渐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互相影响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统一。辽国为日后金国的“儒家化”也奠定了基础而辽金地域更是对忽必烈建立“元朝”产生诸多影响由此澶渊之盟有其进步意义。从这一角度说我承认澶渊之盟有其历史意义。
(2)澶渊之盟尽管有其历史进步但本质仍然是妥协苟安不宜过分进步
澶渊之盟虽然在经济社会上有其价值但却因为宋朝统治者丢失“历史责任感”宋朝立国一个半世纪就灰飞烟灭了。宋朝无论地域还是经济以及军事科技等综合实力看它更有可能统一结果却没有。宋朝包括南宋地方政权主要出在思想问题其统治根本就在于“丢失历史责任感”放弃“统一”只求苟安。
(3)绍兴和议无论从历史意义还是现实意义上更没有先进性可以说只要赵构能当皇帝你就是给他一个省也会照样心安理得
如果说澶渊之盟还有自己的历史价值我们且能够承认的话。金宋和议中南宋地方政权为了自己的统治其“历史责任”丢失得更是无以复加了。在“隆兴北伐”过程中作为太上皇的赵构仍然对此持反对态度,宋孝宗在位期间难以一展抱负较终含恨退位做了太上皇。不能不说“绍兴和议”只是赵构为了自己的皇位继续继承宋真宗后“妥协苟安”政策的权谋之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