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等级考选哪些科目有前景?自主招生辅导老师整理!从2020年高考开始,大部分省份就都要开始新高考了,新高考较鲜明的特点就是挑选科目,不分文理。高考等级选考差不多从高二开始,因此高二学生要早早做好准备。伊顿教育自主招生老师为方便大家了解,特地为大家整理了新高考等级考选科趋势,欢迎大家了解!
新高考选考大家有应对策略吗?现在高考分数就是硬道理,大家对现在的考试分数满意吗?现在为上学校,很多学生会选择特殊招生,大家知道哪些特殊招生比较受欢迎呢?现在裸考上学校实在太难太难,选择特殊招生中的自主招生上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伊顿教育自主招生辅导团队从事自主招生辅导多年,欢迎大家咨询在线老师!
对于目前高一的学生而言,认清等级考选考形式,选择符合自身发展和有利于考试发挥的科目,也已经迫在眉睫。
2020年是对等级考选科要求调整大的一年,其实只有一句话:物理复兴,既19个大类需要选考物理,根据现在的数据推算,未来上海本地大学招生中40%的名额需要要选物理,而4所里,除华师大,其他3三所需要选物理的招生名额比例都冲刺70%。
科目前景:地理与生物地理与生物是这轮改革中较为突出的两门科目,热门程度飙升。其中,地理科目较为热门,受选考变动影响较小,是高中学生较为倾向在高二解决的选考科目,除了对地理有极强的抵触情绪外,一般都会优先于生物选择。
2020科目变动对生物科目有影响,因为部分理化生三选一即可的转变为单物理,因此选择生物能够带来的空间有所下降。此外,越来越多的学校,学生和家长认识到高二选考两门的难度和压力。但是,由于生物科目自身0起步的特点,学生对待生物和化学科目的态度完全不同,会主观上认为生物简单于化学和物理,因此生物逐渐成为高三选考的热门科目,我们看到上面2017年的数据,这一届的生物只能高三选考,也已经成为+3第二大科目了。
科目前景:历史与政治历史与政治是选考趋势较为稳定的两门科目,也延续了+1时代历史多于政治的特征。上海在2018年为物理设置了15000人门槛,增加2250个A名额外,并没有为政治设置这种保障制度,而学生印象中政治难背,枯燥的印象,也将继续影响这门科目的选择。但考虑到选择政治的学生人群做出由于限制向物理转向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政治未来的人数预计不会进一步崩盘。
历史科目近几年一直保持着不错的选课势头,这门科目的选择学生分布也是前少后多,不少学生以地理/生物+化学+历史组合,用化学来增加选择范围。2020年变化之后,在物理学科抬头的情况下,理科学生地理+物理+生物(高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但是考虑到许多女学生对于理科有标签化的困境,因此地理+物理+历史的可能性也存在(但一般不建议这么选考,因为历史有0起步的记忆压力,物理需要的练习量也比较大)。另一方面,基于往年历史选考人群的特征,即使在失去了物理的机会之后,他们也不会感到太大问题,因为本来与物理相关的就不在这个人群的考虑范围内。
虽然事实证明历史在等级考中很容易拿高等级,也不容易出现B以下的崩盘情况,但考虑到物理的抬头,未来历史的竞争激烈度应当还是保持在2018年这样顶部相对激烈,中部相对宽松的情况。
科目前景:物理与化学本来3+1时代在烧烤架子上红红火火的物理化学,到了3+3一下子就被丢进了冰箱的冷冻室,但2020年变革之后,又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两门科目的处境,物理科目重新红红火火,而化学科目的地位略显尴尬。
物理的红火不用多说,不选物理,进学校难,大家需要了解现在的志愿填报,比如某校,如果70%的需要选物理,30%的不用物理,那么你选了物理,这的你都可以选,但是你不选物理,你只有30%的可以选,但又需要和选物理的人竞争,一句话:
大学有70%的需要选物理,并不代表这个大学只有70%的学生选物理,因为剩下的30%的,也可能有选物理的!
换言之,不是说上海40%的需要选物理,那么上海就只有40%的高考生选物理。如果物理选考人数堆积到地理那么多,那么学校优势也会逐渐削弱,竞争也会相对削弱,因为高等级人数大幅度上升了。而各种政策推动下,选物理人数暴增已经毋庸置疑。
化学,就很不乐观了。首先,如果中考不考化学这个科目,是一个高中0起步科目,那倒也没问题,可问题恰恰在于化学是一门中考科目,学生对于化学难学,化学难考的印象是从中考那会儿就传下来的。6门科目明明初中都学的,为什么中考只考物理,化学?
另一个实际问题则是在于化学无助于选科,如果走理科路线,物理就够了,如果放弃物理走文科路线,那么生物和化学的选考范围已经相差不大,这里且不说真实难度,就心理上,不少学生认为生物比化学好学一些,因为他们会认为生物大家都是从头再来,但化学欠下的“债”是从初中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