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恋童癖?别再忽视这个话题,尤其中小学家长眼里不要只有成绩!
最新资讯 来源:网络 编辑:阿盼 2017-11-03 13:35:21

        什么是恋童癖?别再忽视这个话题,尤其中小学家长眼里不要只有成绩!说现在的家长眼里只有学生成绩一点也不过分,在家长心理成绩似乎已经成为衡量学生卫衣的标准,现在小编要强调一件比学习成绩重要100倍的东西,那就是学生的身心健康,一旦学生身心受到重创,那么一切都毫无意义。现在威胁中小学生健康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恋童癖”其实很多学生在小的时候都遭遇过猥亵之类的事,现在网络发达,还有一系列的时间被揭发,其实这些“恋童癖”着就存在着我们周围,家长还不增强警惕吗?

什么是恋童癖?别再忽视这个话题,尤其中小学家长眼里不要只有成绩!

  比较放心的美国精神病协会第四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4),将恋童癖定义为对儿童的“病理性偏好”。

  DSM-4对恋童癖的诊断标准为:

  1、患者对13岁以下的孩子,有着强烈的性方面的兴趣,比如性幻想、性冲动或性行为。并且这种兴趣至少要持续6个月;

  2、患者对孩子的这种性幻想、性冲动或性行为已经严重的干扰他自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3、患者一般在16岁以上,并且他所感性趣的孩子与他自己的年龄相差至少5岁。

  这个诊断标准每年都在不断完善和改进。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恋童倾向并未实施犯罪的人和已经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是有区别的。有恋童倾向的人,是没有实施侵犯儿童的实际行为的,对于有恋童倾向和实施了恋童性行为的人,社会对于他们的态度是不同的,有恋童倾向的人,可能自己一生都压抑自己的欲望,并没有参与实质性的侵害未成年的活动。而大多数的法律惩罚的都是已经对未成年人产生侵害行为的人。

  成为恋童癖的原因至今没有很完善的说法,科学家通过对恋童者的统计调查发现,恋童者的大脑中“白质”异于常人,白质在大脑中负责灰质的信号传输,简单来说,正常人看到儿童会产生保护欲,但恋童者看到儿童会产生性欲。由此,科学家推断,恋童行为很可能是一种天生的性取向。

  目前我国对于恋童癖的相关法律还不完善,家长就更应该做好对孩子的保护预防工作。很多有恋童倾向的人,意识到自己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取向后,希望在社会上获得帮助,纠正自己的取向,这是完全可行的,但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或咨询机构,通过科学的治疗,阻止自己伤害无辜儿童。在恋童者还未曾对孩子造成伤害前,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

  1、多关心陪伴孩子,孩子外出时,尽量让熟识的大人陪同,不将孩子托付给不熟的人,甚至不了解底细的确亲戚也不行,因为恋童者也常会挑选亲戚朋友的小孩下手,并且威胁他们不准告知父母。

  2、可以试着在家安装摄像头

  3、教孩子甄别网络上的各种骗局,教育孩子不要在网络上透露私人信息或随便见网友。

  4、和孩子建立安全的情感链接,孩子被猥亵后,经常被威胁不能告诉家长要保密,如果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足够亲密,孩子遇事都会告诉大人。

  5、教导孩子识别大人反常的行为,向孩子普及性知识,哪些部位是不允许被碰触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和大人一起做的,只要有人对孩子做了这些,应该及时告诉大人。

  6、关注孩子的反常行为,如果孩子突然身上有伤,又不愿意说出原因,或者性格突然变得沉默、内向,家长都应该警觉起来,找到让孩子发生改变的原因。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小学生
上一篇:适合中小学生看的课外书有哪些?这几本大家可以看看... 下一篇:对于学生,家长一般会产生哪些焦虑?这些焦虑都来自哪些方面?
预约领取试听课
我们为您准备了
  • 学业水平系统测评
  • 个性化针对教学计划
  • 线下逆袭试听课
  • 系列学科学习资料
确认预约
热门活动
补习学校
补习学校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