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海淀区高考模拟作文范文,“化”!2019年高考越来越近,各地的模拟考试也在紧张的进行当中,每次考试完毕之后大家较关心的、话题较高的还是作文。目前,大部分省份的作文题目都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灵活但是也不好掌握。下面,伊顿教育自主招生在线一对一辅导老师为方便大家了解,特地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北京海淀区高考模拟作文范文,欢迎大家了解!
作文题目:
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化险为夷的策略,尽显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化”的智慧。
“化”,是化干戈为玉帛,是化惊涛为细流,是化腐朽为神奇……
请根据上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范文1:
《“化”之一术》
打开手机,各类公众号上都告诉你“化腐朽为神奇”,便真以为所谓的“腐朽”能化作“神奇”了。把卷纸筒做了笔筒,废纸剪剪做了手工艺品,自以为“腐朽”化为了“神奇”,实际不过是换了角度,转化思路。
常说,化什么为什么,前提是有资本、有条件,不然的话,怕只能化惊涛为骇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大的主观能动性也克服不了没有条件。我们常说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恰恰正是有条件,只是我们转化思路,就能化无为有。《流浪地球》中,人类看似没有条件了,但能源、空间站都是条件。所以能够做出牺牲,保全地球,所谓创造条件。“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看似没有条件了,但“邻之厚,君之薄”这就是条件——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嘛。所以,“化”之一字,前提是有什么,才能去“化”。不然,便无物可化,更别提化什么为什么了。
倘客观条件有了,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展现了,这时候“化”之一字的为例便体现出来了。如何化?往往是较困难的一步。我有笔、有纸,但能化笔纸为好文章吗?往往可能性不大。所以须得是“有志与力”“巧妇”才能更巧妙地化。这时候便体现了个人和集体的能力。“化”不是蛮干硬干——一刀下去骨头没断刀劈了,这显然不叫化。转化分解,逐个击破。古代文人往往有这个本领,因为话说得不好怕被砍头,所以先说“我好看呀,但人家都骗我”,再说“您好看呀,您强啊,所以被蒙蔽了”。拐弯抹角一通,大王没生气,话也说明白了。这叫“化”,叫“讽谏”。比起强硬的死谏这是更见效也更合乎逻辑的转化。一个道理,还是烛之武,几个道理往这儿一摆:越国鄙远,难;亡郑陪邻;邻之厚,君之薄;郑能供其乏困;阙秦利晋——齐了,秦就退兵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条件齐了,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惊涛为细流,化腐朽为神奇。
化之一术,其实根本上是中国哲学留给后人的思想。《庄子》中大樗的化废为宝,《孙子兵法》里的化险为夷,都是一个道理,包括《庖丁解牛》用较小的损害做同样的事,以及《赤壁赋》中“物于我皆无尽也”。小至解牛,大至伦理精神、生命信仰,中华文明无一不体现一“化”字。其实质在于转化——不极端,不惊不躁,将条件转化为对自己有利,骨子里是君子人格。
化是策略,是手段,是术,而术之所为则为道,有道方不至于将化滥用、邪用。愿当代的年轻人,将化之一术,用于正道,用于大道。
2019年北京海淀区高考模拟作文:化
范文2:
《“化”在今天》
电影《流浪地球》中所体现出“化险为夷”的“化”之智慧,是长久以来便蕴含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了。古训教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实际上,古者如此,今者亦然。在今天,掌握“化”的智慧,大有裨益。
在生活节奏日渐加快,“压力山大”的今天,“化”的智慧能带来许多便利。做数学题时,老师常讲“化简”——化繁为简可让我们更快完成工作。开展项目时,把工程化为小任务,逐个完成,这是“化整为零”。把繁杂的人物转化成公式一样的处理流程,“一条线”处理,这是问题的“合并简化”。“化”不只是转化任务,更是转化心志。现在的人,常面临来自工作、家庭、自身乃至社会的压力,而难以喘息,这时只有把压力转化为提升自己的动力,方能不被压垮。施一公大学时不幸丧父,但他没有沉湎于悲痛中,而是化悲痛为力量,刻苦钻研生命科学,较终成为大家。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情感、冲动,只有学会像施一公那样把不利转化为有利,才能成为更好的人。“化”对于我们身处社会时,也很有意义。遇到有人需要时伸出援手,化滴水为江河之力,能化解一个人的难解之困难;发生冲突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融化人与人之间真心间的冰墙……
人、社会都能从“化”的智慧中得到好处,那呢?
答案是显然的。
世界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化、全球化愈演愈烈。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化”的智慧至关重要。前些年,在“一带一路”的提出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提议,广受支持。这其中的思想,便是把孤立的、各自为自己谋利的多个,转化为协同合作的一个整体,是“化零为整”的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通过串联各国的利益,使大家为“人类”的利益奋斗,把“气候问题”等看似无法解决的大挑战转化为每个出谋划策的任务。可以看出,在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今天,需要通过对问题的转化、易化,把各国的利益从“歧化”变为“同化”,来使世界维持在稳定的发展中。
由此观之,熟练应用“化”的智慧,能把困难变简单。但是易化不是逃避,简化问题较终也要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抱着绕开问题的心理,则会弄巧成拙,化“神奇”为“腐朽”了。
“化”的使用也需要深思熟虑,往好的方向化,才能尝到甜头。
所以,如果能绕开误区,善用“化”的智慧,便会发现:“化”至如今,益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