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尚未统一之前列国之间的商务或政务往来可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般容易。时处战乱纷争的年代各国之间关系时常在敌与友同盟与非同盟之间不断切换,甚至一些城池的国籍也会随之频繁切换(例如秦魏相争的河西等等)这就给百姓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我们暂且不论国与国之间的大宗交易先举个日常生活的小例大家感受下。
某A昨天还是楚国人今早起床成秦国人了。A生活的城市被割让了(楚割让上庸等给秦国)!这下好了至少得整一身黑色衣衫应付时局吧?A出去买布发现说的尺寸和金额与秦国不符!A压着火气费半天口水与商人换算清楚掏钱结账发现双方钱币又不一样!被母国抛弃的失落与悲痛夹杂着在换算中吃亏的恼火估计A动手捅人的心都有了。
这只是我们从一个侧面来说明混乱的货币制度对于民生的影响,一旦这种影响被注入进政治意图或民族感情便足以爆发骚乱乃至暴乱!成为极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可谓殃民。
当然秦始皇统一货币并不是将钱币换成统一样式这么简单也并非仅仅只是出于对民生的考虑,较主要的是货币的统一能极大的消除社会安全隐患尤其是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政府统一管理才是根本目的!否则中央集权就只能是一个梦想。西汉时的吴王刘濞之所以有强大实力起兵造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有铸币权。自己拥有矿山和印钞厂还怕招不到兵马吗?此可谓祸国。
秦统一伊始国与国之间阻碍货币流通的各种障碍荡然无存,秦币由之前与个别间兑换的关系忽然变成同时要与六国兑换!这其中的货币之间度量衡之间文字之间……等等的矛盾瞬间变的尖锐和刻不容缓!正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各种文化律法民风之间的大量矛盾,让六国部分遗老和一些复辟势力(例如张良与项氏家族等等)看到机会妄图复国。
秦始皇敏锐察觉到了社会上这些威胁秦帝国根基的各种隐患,因此果断在统一后的华夏大地实行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正如《吕氏春秋圜道篇》记载的: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
至此在融合了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内方”便于穿串“外圆”不易磨损,使用起来方便的“秦半两”为的钱币形式也一举奠定了中国历各朝代钱币的基本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