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较新减负政策:学校控制考试次数、限制竞赛评优、控制作业数量.......近几年,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种种的压力造成了很多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为了给学生减负,12月28日,教育部又发布较新的中小学生减负政策,要求学校、老师要严格执行。为方便各位学生了解,伊顿教育在线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颁布较新的中小学生较新减负政策,大家一起来看看现在的学生都需要怎样减负!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1.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坚持德智体美劳培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严格依照课标教学。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努力增强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不得随意增强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
3.均衡编班配置师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以名义设立基础班、快慢班、实验班,规范实施学生随机均衡编班,合理均衡配备师资。
4.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5.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过课标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6.坚决控制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过2次统一考试。不得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挂钩的统一考试。
7.采取等级评价方式。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命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怪考题。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8.限制竞赛评优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评优、推优及竞赛活动。
9.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规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提升信息素养。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
10.建立弹性离校制度。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合理确定学生离校时间。安排学生参与各种兴趣小组或音体美劳活动。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严禁将课后服务变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
11.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课前主动预习,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不懂就问,课后主动复习巩固,学习时精力集中、提率,不做“刷题机器”。鼓励同学间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以上便是颁布的较新中小学生减负政策,还不知道的学生、家长、老师关注!
12.指导学生实践锻炼。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培养运动兴趣,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安排在户外。教育学生坐立行读写姿势正确,认真做好广播操和眼保健操。加强劳动生活技能教育,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乐于科学探索,热心志愿公益服务。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