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还是没有需要。一切看孩子的表现,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能力,老师自然会看在眼里。如果孩子不具备这些素质,就算是家长帮孩子争取来了,孩子也是会做不好的。小学一年级是孩子真正学习的开始,对孩子来说也是步入社会的第一个江湖,家长只需要培养好孩子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至于怎么去融入一个小团体,是否当小领导,尊重孩子的意见就好。
一年级,其实孩子还没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一般在一、二周后老师会暂定一些能力较突出的孩子做组长。做些收发本子、教室里的一般事务。然后在对孩子更多的观察了解中,对一些突出的孩子进行有意识地培养、锻炼。
如果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强,又乐于为他人服务,这样的孩子老师自然地会把一些任务交给他。而孩子如果自己都管不好自己,学习落后,服务意识差,他也没时间没能力去担当别的任务。
所以,当小干部,孩子当然得到的锻炼机会多,但不是父母一厢情愿的。想想你的孩子在家能干吗?扫地、抹桌、收拾物品、分发东西等等都是从这些事情开始的。你孩子什么都不会,即使争取到岗位,还是难以胜任。
况且,现在教室里一般会设置各种岗位,每个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才有机会完成更大的任务,站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
所以,争取也要靠孩子自己争取。
我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特不好,开学第二天老师就找我妈谈话了,说我基础太差之类的,但第二学期开始的时候,老师就让我做了学习委员,后来做了班长,一直到大学都是班干部,觉得还是挺锻炼人的。
我觉得只要孩子不反感可以去试试的,毕竟当班干部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优越感,更是能锻炼自己,让自己有班级主人翁的想法。不过如果孩子本身比较内敛,不喜欢过于出风头家长也别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身上,这样反而让孩子有各种压力,毕竟每个孩子不一样,有些孩子就喜欢自己静静地学习。万一孩子没选上,也要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别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