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西北是我们经常要用到的方位名词,在历也有东周西周东汉西汉,为什么历永远都是先东后西呢?这也是有的规律的,中国历史的规律:威胁总是从西方和北方而来历朝历代的灭亡也基本呈现由西向东败亡所以当一个朝代中道衰弱也是西在前东在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为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影响二为中国的民族融合以东南为主动西北为被动。
第一种中国的地势所趋
中国的地势以三级阶梯式为主第一级为青藏高原第二级为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第三级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南方丘陵。中国的古老文明起于第二阶梯的黄土高原并逐步往华北平原发展和壮大较终人口的聚集以陕西河北为及其以南为主要分布。这种地势也造成了中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于是从西边和北方的草原冒出来的民族很容易从高处向低处俯冲并迅速结束战争。这是军事上的地理优势再者高原地貌农牧业单产低给养不足很容易激起战争情绪并趋向于向低海拔的平原进发。
第二种中国文明的主动与被动引导
黄土高原作为中国文明的发源地想必是没有太大争议的,黄帝在此强大并逐步向东合并炎帝和蚩尤较终占有整个华夏。紧接着华夏在四方蛮夷的围绕中较先主动向东夷发出动作而东夷也是较早被融入华夏文明圈,较迟在春秋战国时期所谓的东夷就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齐鲁礼仪之邦。再者以楚国为始历朝历代都在对南方搞事情,从秦征岭南到汉武帝破南越闽越和西南夷这无不是中原政权主动向东和向南进发的征程。
然而在西边和北边却不是这样。向北燕长城和赵长城以至后续的秦长城明长城中原无不是处于守势姿态而西北则是以都城重兵防守为主。中国历朝历代由北向南夺取政权是顺畅的但是以南攻北则困难重重这便是地理的因素在人的战斗力上较直接的反映。整体看来西戎和北狄仍然是中国文明较大的威胁,一旦这种武力平衡被打破那么西北势力长驱直入必然先破西和北,如西安和北京而后东西或南北两股势力同时在第三阶梯相遇则可能再次形成平衡对抗。
故而中国的朝代当被灭亡后很容易在东和南继续存活下来并形成第二道防线继续负隅顽抗,但有时候这种抵抗也只是暂时的它的平衡很容易再次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