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简介:科举制有哪些优点?科举制算是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亮点,在那个时期有很重要的进步意义!科举制有利有弊,但是总的来说利大于弊。下面,伊顿教育老师简单为大家介绍科举制!
先看科举制之前的选官制度,有世卿世禄制,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而其本质是维护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寒门子弟难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而科举制是在维护中央集权的基础上,公开考试,公平竞争,建立起读书人入仕的正统途径。科举制度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予官职。有利于普通氏族子弟参与朝政,扩大统治阶级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文化知识的传播与发展。
科举制度是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方式,因此颇有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感觉,且为了防止考官偏见以及受托、作弊等,各朝又有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以确保选官不受干扰。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程度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会其他选官制度相比,要进步得多,合理得多。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很大传承。且科举制为西方近代选官制度提供了借鉴。
科举制发展到后期就逐渐僵化,对不涉及科举考试内容的其他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研究被社会普遍观点认为是不务正业的“奇技淫巧”而倍受轻视,因此,这造成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文化中的边缘地位,这无疑大大抑制了中国古代社会在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上的进步。且束缚人们思想,尤其是进入近代,不利于民主与科学知识的传播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