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到底是不是军国主义?商鞅变法之后真的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了吗?军国主义这个词,是中国人根据日文翻译过来,实际上是带有的贬低性的。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军国主义?军国主义是对和平的否认,动用的一切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军事、政治、教育等等来服务于战争,依靠发动战争来生存和发展。
一、秦孝公时期,秦国在商鞅主持的变法之下,从弱小走向了强盛。商鞅变法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养战。一切以发动战争为较终目的。单从这一点上来讲,商鞅变法是类似于军国主义的。
但是,商鞅变法和军国主义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在秦穆公之后,秦孝公之前,秦国饱受战乱之苦,在历次战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商鞅变法的初心,是在发展秦国,让秦国具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它和军国主义的区别,就是主动与被动之分。
二、商鞅变法不依靠发动战争来发展,而是依靠自身资源发展。秦国蛰伏二十年,再出的时候,已是睥睨六国的大国,一改六国卑秦的屈辱历史。如果要商鞅变法定个性,那就是一个改革家带领一帮穷苦的农民,将一个弱小的建设成一个强国。
总之,要说秦国是军国主义,严格意义上是,但是跟日本德国又不同。
我国古代的军国主义有法令和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日本德国是建立在种族主义上形成的,二者不可混淆!德日的军国主义发动的基础是经济科技发展严重高于文明进程!也就是没文化!以较小的代价让更多的人找到归属感。
秦国统一虽然也是军国主义,但是的高层有几个是秦国人?那时候就是让的人都过好日子,国民自然而然就会流向秦国。人是为了自己活的更好。如果说秦国一百多年统一华夏,没有人怎么可能?就算让秦国人不停的生那还需要成长空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