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讨匈奴的战争对西汉老百姓的影响有多大?

最新资讯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9-05-09 14:28:12

  战争不仅仅影响的是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影响这个的老百姓,西汉帝国承继秦末丧乱故立国之初经济凋敝国力不振。 西汉帝国北方的匈奴政权则在头曼冒顿两代单于的治理之下国势日隆,因此常趁汉家无力北顾之隙数度驱马历边劫掠汉境。 尽管汉高祖有意北讨但奈何国力不济加之仓促用兵招致白登之围。只得用娄敬之策仓皇南退言和亲这也直接导致此后六十余年西汉在汉匈关系中的守势。

  汉高祖驾崩后西汉历惠帝高后,经文景之治对内休养生息积蓄民力对匈奴继续实施和亲政策, 至汉武帝时经济民生已大为好转。前141年汉武帝即位因其年少故由祖母窦太后听政继续利用和亲维持汉匈间的和平。前135年窦太后去世汉武帝亲政,其鉴汉家府库渐丰甲兵日精更欲雪白登之围和亲之耻。汉武帝下定决心在元光二年(前133年)遣王恢设伏马邑引诱单于希望通过这种“不道义”的手段击杀匈奴单于给予匈奴较大的打击。

  可惜马邑之谋失败了匈奴单于在震惊之余更是巨大的愤怒数十万匈奴铁骑向西汉扑来。这一次汉武帝决定赌上西汉帝国的“国运”放手一搏,他改变汉帝国过往以防守为主的战略布局下令汉军主动出击匈奴汉匈百年战争就此拉开帷幕。

  汉武帝自元光元年设伏马邑正式对匈奴开战起十四年间接连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征讨匈奴行动,其中虽有夺得“陕西之地”(河套平原)的辉煌、霍去病痛歼匈奴浑邪王的赫赫功业也有封狼居胥的千古奇功,但在辉煌无比的功业映照下却是无法掩盖的创伤。

  汉家骁将如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人先后故去汉武帝一时之间手下竟无良将可派。更为严重的是士卒兵马的损失司马迁在《史记》中载道:“汉家每次出征匈奴能够完好无损活着回来的士兵只有十分一二,战马则更为凄惨一旦出征十有八九是战死沙场”。对外作战是军人的天职但是战争绝非只是军人一人之事,一旦战争开始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黎明百姓整个都将受到波及。随着汉家子弟不断牺牲在对匈作战的前线汉帝国内部的经济状况也开始逐渐恶化。

  因为这些汉家子弟不仅是汉武帝手下的部队更是汉帝国的经济支持,他们作为青壮劳动力维持着农耕社会的运转。可随着汉家青年被不断调往前线参与对匈奴或对南越国的战争,汉帝国大片土地陷入无人照料的境地加之汉武帝中期所出现的数次自然灾害,关东地区多次出现五谷不登饿殍千里的局面。然而面对着西汉百姓的困境汉武帝不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甚至还连年增加赋税。因为战争是一场“烧钱”的活动每一次出征匈奴的背后都是巨额的军费开支。这些军费较终都被分配到了百姓头上汉武帝设立各种名目进行征税,如商税间架税甚至还向儿童征税可谓挖空心思“抢钱”。

  汉家百姓在连年征战下青壮子弟都已上了战场,加之天灾不断粮食收成已是不佳,现在面对着各种名目的赋税自然是苦不堪言。没胆子又交不起赋税的就只能抛下土地去给大地主大土豪当佃农,那些被拋棄的土地自然就更加荒芜,有胆子的就拉起山头和政府对着干导致一时间民变四起。

  可西汉政府面对着巨额军费开支还是只能继续收税。西汉经济也就此陷入了政府收不到钱就加税加完税还收不到钱就再加税及百姓越征越穷的恶性循环中。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成都七中2019年高三三模文科综合参考答案,自主招生网整理! 下一篇:成都七中2019年高三三模文科综合试题,附高考人数分析!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