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反映时代作文:关于节奏反映时代蕴含规律的作文审题和立意!较近很多省份都进行了2019年高考较后的模考。为方便各位学生了解参考,伊顿教育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某省份模考的作文题目,大家一起来看看关于节奏反映时代蕴含规律的作文审题和立意!
审题与立意
1.审题
材料的第一句话“节奏,无处不在”揭示“节奏”的特点,时间(时代)、空间(地域范围)都有其节奏。材料的第二句话“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其节奏”强调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两个领域有其自身的节奏。材料的第三句话“节奏体现理念,节奏反映时代,节奏蕴含规律”阐述了节奏的内涵的相关要素,节奏表象的背后有其独特的理念,节奏与时代有密切关联,节奏有规律可循。
节奏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中一种与韵律结伴而行的有规律的突变。山川湖泊、草木旷野、月光星辰、日出日落、天光云影,其形、其色,参差交错,看似瞬息万变,其实有其自身特点,这是大自然的节奏。当今世界时空已大大压缩,科技带来新速度,火车飞驰,手机更新,信息“爆炸”……整个世界飞速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的节奏。
理解材料时,要明确“节奏”的内涵。节奏有快有慢,但节奏不等于速度。节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在规律的代名词,解读“节奏”时宜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应落实到具体的领域谈其内涵。
2.立意
行文时可写风起、水流等自然界的节奏,可写基因、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的节奏,可写人类社会发展的节奏、当今时代的节奏,可写周围生活的节奏、农村进步的节奏,还可从和民族层面写中国发展的节奏等。
节奏是一个反映规律的词语,节奏本无好坏之分。比如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想快一些、更快一些,似乎等不得,变得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其实打破节奏的他们急迫的心、功利的心。立意时应注意,应把节奏和人们的心理、理念区分开来。
材料第三句话揭示了“节奏” 的内涵的相关要素,行文时可以依据这些要素立意,也可以有自己的解读。但无论如何立意,须言之成理,体现正能量,符合认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