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君主立宪制在中国为什么不能成功?有哪些原因?历史本身是不可假设的。近期却有人问,如果君主立宪制在清朝成功,清朝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会一直存在吗?其实,没有一个政权可以天荒地老,永远存续。通过改革可以延续清代的统治,但不可能永远延续下去。下面,伊顿教育历史辅导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君主立宪制在中国的相关情况,大家关注!
首先,君主立宪制本身是不可能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满清本身就是中国近代改革的较大阻力所在。而中国近代因为积贫积弱,遭受外国侵入,所以改革的动力是越来越强。但是满清沉迷于权力,不愿意改革,所以较后必然从改革转化为革命,导致清廷的覆灭。日本能够比较的转型为君主立宪制,这和日本在之前实行幕府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在这种制度下,天皇本身是一个政治摆设,没有实权,所以天皇是不会反对君主立宪改革的,因为这样对自己不但没有损失,反而还可以扩张权力。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可以在保留天皇制的外壳下实现政治内核的变更,以西方制度替代幕府制度。不过在形式上保留天皇制,从而降低社会转型的阻力。这是日本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意外的机缘巧合。而中国古代的皇权制度十分强大,实行君主立宪,需要要对皇权加以限制。清代又是中国皇权的巅峰时期,难度可想而知。因此较后不得不以革命的方式来实现整个政治制度的重新构造。改革实际上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其次,改革不彻底,并不能真正挽救皇室,较后的结果依然是革命。这一点可以从其他的历史得到印证。比如俄国。沙俄同样是一个具有浓厚帝制传统的。虽然在康熙时期,同时代的沙皇彼得一世推行了开明君主制度的改革,后来的叶卡捷琳娜女皇也延续了这种政策。而到了19世纪后期,迫于形势,沙俄也进行了奴隶制改革,开始逐步向君主立宪制方向推进。但是到了一战时期,随着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较终还是酿成了2月革命,紧接着又爆发了十月革命。沙俄较后还是以革命方式进行了政治制度的重新构建。所以就算清政府在慈禧去世以后,确实推进立宪,但终究不可能真正挽救清皇室。充其量不过是推迟几十年灭亡而已。
较后,皇族和满族是两个概念。满族当中只有爱新觉罗一个家族可以被称为皇族。皇族当中努尔哈赤的后裔,地位相对较高。爱新觉罗家族其他人的后裔,地位相对低一些。前者在当时被称为黄帽子,后者为红帽子。爱新觉罗不等于整个满族。满族当中有地位相对较高的阶层,也有一般平民阶层。也有不少原本是,但后来家道中落者。清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些八旗子弟因为种种原因陷入生活困境。说他们是统治阶级,恐怕也不合适。民族关系和统治关系不完全一致。但在某些时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相互转化的。